香港公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学历学位北京班

商业及创业项目学习/创新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

什么是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不仅仅以培育在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教育,而是要面向全社会,针对哪些打算创业、已经创业、成功创业的创业群体,分阶段分层次的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锻炼的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实用教育,具有创新性,创造性和实践性特点。

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1]

  ​1991年,东京创业创新教育国际会议从广义上把"创业创新教育"界定为:培养最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人,包括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的培养。

  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

  政府高度重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坚持强基础、搭平台、重引导的原则,打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环境,优化创新创业的制度和服务环境,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环境,着力构建全覆盖、分层次、有体系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要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建设完善的创新创业培育体系,形成一个像生态体系一样的良性循环系统,构建一个全方位的立体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培育体系。这一体系包括高校、政府、企业、家庭、学生等多个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支撑,构成一个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育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的生态培育[2]

  作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主干,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培育体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作为参与者和协助者,政府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在政策制定、资金支持、舆论导向、服务体系、部门协调等多方面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起到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

  各种企业尤其是知名企业在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中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他们是大学毕业生创新创业的最直观的感受和奋斗目标,因此,企业在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中担负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在学生,只有学生接受了创新创业观念,并勇于去实践创新创业,才能说创新创业教育起到了实际的效果。每一个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家庭,家庭的支持是学生实践创新创业的有力保障。

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体系

  (1)意识培养:启蒙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使学生了解创新型人才的素质要求,了解创业的概念、要素与特征等,使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

  (2)能力提升:解析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洞察力、决策力、组织协调能力与领导力等各项创新创业素质,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创业能力。

  (3)环境认知:引导学生认知当今企业及行业环境,了解创业机会,把握创业风险,掌握商业模式开发的过程,设计策略及技巧等。

  (4)实践模拟:通过创业计划书撰写、模拟实践活动开展等,鼓励学生体验创业准备的各个环节,包括创业市场评估、创业融资、创办企业流程与风险管理等。

创新创业教育的高校实践

  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始于20世纪末。1998年,清华大学举办首届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成为第一所将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引入亚洲的高校。2002年,高校创业教育在我国正式启动,教育部将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院校确定为开展创业教育的试点院校。十多年来,创新创业教育逐步引起了各高校的重视,一些高校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积极引导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目前国内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

"挑战杯"及创业设计类竞赛为载体,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依托,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以大学生创业基地(园区)为平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成立专门组织机构为保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

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试点,培养创新型人才

搭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实施创新创业教育

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